彩88-入口

English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MENU
当前位置: 彩88-入口» 彩88-入口» 要  闻

【新时代农科精神】同心抗“疫” 巾帼有为

记中国农科院在疫情防控和科技创新中的巾帼们

【字体:

  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中国农业科学院妇女工作委员会团结带领全院各级妇女组织和广大女干部职工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院党组和直属机关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迅速反应、积极行动,同心协力,共克时艰,在防疫不松劲、科研不误时的“双线”作战中贡献强大的巾帼力量。

 

“疫情不退,我们不退”

  国有难,召必应。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指出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要做好重大病虫害和动物疫病的防控。

  她们是女儿、妻子、母亲,当疫情来临,她们选择逆行而上,希望用自己的努力换来更多人的平安。

  不爱红装爱武装

  “这是鼠年新春的第三十六天,也是我们共同战疫的三十六天”。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都是女职工,都来自同一个实验室。她们有的是孩子的妈妈,有的即将成为妈妈。尽管熟知风险,但在国家重大科研攻关任务面前,她们主动请缨,换上了厚重的战袍。“因为我们是国家动物疫病防控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的一员,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负压实验室温度高,厚重的防护服常常压得人“喘不过气”,但外柔内刚的她们沉浸在病毒检测中,每天一干就是六七个小时。

  “疫情不退,我们不退。”为了早日实现重大科研成果的突破,她们舍小家为大家,开启了同时间的赛跑,与病魔的较量,构建了“用生命守护生命”的防疫长城。

  “我们是半壁江山”

  新冠肺炎疫情对哪些农业产业造成影响?会造成什么程度的影响?如何应对这些影响?作为农业经济研究国家队的成员,农业经济发展研究所立即行动起来。研究所科研岗位86人,其中女科研人员44人,真正是半壁江山。疫情发生后,超过半数的女性科研人员积极牵头组织、参与到疫情对农业产业、劳动力就业、乡村发展影响等研究中。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农业产业的影响”研究中,团队22名成员中有13名女性,仅用6天时间就完成了报告,提出了针对性对策建议,报告得到了农业农村部领导的肯定性批示和充分认可。

  “我们来,因为我们是党员”

  一年之计在于春。对于农业工作者而言,开年的春耕之时浪费不得,春耕之事耽误不得。中国农科院的许多女性党员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冲锋在前。

  地处疫情中心武汉的油料作物研究所驻守阳逻试验基地的刘玉姣,为了抢抓黄金授粉期,在人少活多的情况下,每天只吃早餐和晚餐,在地里一干就是9个小时以上,远远望去油菜花田中都留下她娇小的身影。

  烟草研究所2位女将许娜和张彦主动请缨,第一时间承担起了实验室的科研任务。“我俩配合比较默契,利用各自交错复工的时间,对实验材料全部进行了播种、假植及移栽工作。”在研究生们无法按时返所育苗的情况下,她们为各项实验按计划开展提供了保障。不仅科研工作有条不紊,姐妹俩还主动承担起了服务与保障工作。许娜发挥自己的专长,把无菌操作带到了战“疫”现场。每当同事们发出赞叹时,她们都会回答:“全心全意地为大家服务,是我们党员应该做的。”

  作物科学研究所抗病虫评价研究组的孙素丽为了确保科研工作顺利开展,从抗病接种到杂交配置再到插杆绑枝、病原菌培养、活体转接等,加班加点完成了上千份种质材料的试验工作。不仅如此,她还对全国各地邮寄来的病害样品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培养、纯化,详细鉴定了多种病原菌的种类,为作物病害科学防控、精准施策提供了重要数据。

  与时间赛跑的女“程序猿”

  居家办公以来,作为耕耘数字农科建设的主力部队,信息所不断提供了更好的线上解决方案,不遗余力地加速构筑智慧农科共同体,以忘我的工作状态持续输出强大的免“疫”力。“不管是新网站、新栏目,大家都挺着急上线的,但我们开发也需要时间。”女“程序员”王丹说,“最近都没有上下班的概念,只要网络不断都处在工作状态。”而她的女同事王晓丽则更加“疯狂”,直接把服务电话转接至了自己手机上,提供全天候电话技术支持,截止到2月26日24点,她与同事共接听客服电话635人次,处理咨询邮件788封,维护系统问题16287条,发送应急通知30205条。

  “65后”情系祖国,冲锋在前

  杨艳涛研究员是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国际农业监测体系玉米产业专家,长期跟踪研究玉米产业发展。2月4日,有媒体报道由于饲料短缺以及物流不畅,导致禽苗被大量填埋。她立即意识到此次疫情将对玉米产业产生较大影响。接到研究任务后,她立即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向玉米加工及饲料行业的从业者进行访谈调研。经过3天的日夜奋战,在学生的配合下,她收集到大量一手资料,并及时进行了数据分析,迅速完成了研究任务。

 

抗疫一线的红色娘子军

  从疫情防控一开始,中国农科院就不断健全联防联控机制,全院上下团结一心、全力奋战。在后勤服务工作中,一大批由女职工组成的红色娘子军,时刻冲在了防疫最前线。她们是值守员、信息员、宣传员、勤务员、辅导员等等,在不同角色间切换,身兼多职,任劳任怨。

  当好“值守员”,巾帼不让须眉。为缓解中关村院区各大门保安人员的日夜值守压力,中国农科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中心要求由中关村院区12个单位轮流派人协助做好院西门、南门的值守工作。院机关作为第1个单位截至目前已完成两轮的值守任务。在16位机关值守人员中,有5位女干部自告奋勇报名轮值,令人感动的是一些女局长、女处长主动要求值守晚上22点的晚班任务,她们克服困难,在寒冬低温中坚守岗位,配合完成疏导车辆、体温测量、劝说解释、化解矛盾等工作,尽职尽责守护着我们工作、生活的家园,为确保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积极贡献力量。

  当好“指挥员”,抗疫工作有条不紊。冯文娟是棉花所党务行政党支部书记、办公室主任,她是同事眼中的好同志,但在儿子的心里却是位“见不着的妈妈”。腊月二十七,冯文娟接到疫情防控任务后,就立即承担起了“一线指挥部”中枢的重任。她第一时间做好上下沟通、内外协调,加班加点制定应急工作方案;她每日对全所职工及学生进行信息排查;她及时发布疫情防控通知,引导职工不信谣不传谣;她关心慰问隔离的职工,预防各类衍生问题;她每天24小时应急值守,耐心处理职工的咨询和各种问题......

  当好“站岗员”,守住南大门。马连洼院区的南大门是进出的必经之路,是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主战场,也是人流量最大、最需要人手的“阵地”。大敌当前,牧医所党委果断向全所支部和党员发出了志愿服务的动员令。动员令发出后,60多名党员踊跃报名,王丹莉和赵桂苹2位女同志家里尽管都有80多岁的老人需要照顾,但仍义无反顾主动请缨,随时听从安排。

  当好“信息员”,精确掌握各类人员情况。烟草研究所张蔚蔚承担着全所409名职工、博士后、研究生和编外聘用人员的信息统计与报送工作。除夕夜,阖家欢庆时,她依然梳理统计着各类人员的春节流动情况。尽管信息繁重,在她的细致梳理下,研究所各项防控统计底数清、信息明,为上级研究复工事宜提供了决策依据。

  当好“联络员”,传达组织的关心与问候。冀永清还有两年就要退休了,在疫情面前,她发挥1名老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担负起离退休人员的沟通联络工作。对于不会使用微信的老同志,她就逐一打电话叮嘱,大家对她的敬业精神竖起了大拇指。与她相似的,还有水稻所的章蓉蓉。这个春节前后,工作群成了她的工作主阵地。“在群里早早切换到办公模式,每天督促各部门按时打卡报告;及时传达研究所防疫工作部署,积极答疑解惑。”她笑称,“今年虽没有放假,但这是我过得最充实的一个春节。”因为手机24小时保持畅通,既要接收指令,也要接待咨询。

  当好“勤务员”,随时准备服务。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在第一时间成立了9人“留所抗疫小组”,李楠、王红梅等女同志成了身兼多职的后勤服务人员,统计人员信息、协调防疫物资、关怀隔离人员事无巨细。除了为隔离人员提供速冻水饺、方便面等食物,她们还协调基地提供蔬菜,保证了被隔离人员的饮食均衡,把工作做到了细处。

  当好“辅导员”,成为留学生们的坚强后盾。疫情是不是不可控了?我们没有口罩、酒精怎么办?米也不多了,也不敢出门买菜......接到留学生们发来的各种求助信息,油料作物研究所负责留学生工作的彭睿又忙活起来。“做好防护,速去速回!”听着爸妈的反复叮嘱,彭睿又全副武装出门了,给留学生们送防护物资和口粮。但她觉得这还不够,“除了安全和物质保障,精神抚慰同样重要,留学生受境外媒体的虚假报道影响,更加不知所措。”在微信群里,彭睿一遍遍宣传着疫情防控知识,并联合导师对留学生做了点对点心理疏导,随时记录他们的需求和困难,尽力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当好“保障员”,为院区居民提供及时保障。“我们部门担负着中关村院区两千多户居民的售电职责,这段时间居民宅家用电量增加,院后勤服务中心财务部安排了4名女职工轮流值班。”财务部魏群说,“买电的居民不多,1天接待了4位顾客。但无论顾客多少,我们都要坚守岗位;无论上班还是下班,只要有购电需求就随叫随到。”有一天晚上快9点了,她接到了急需购电的电话,丝毫没有犹豫,立刻穿好外套,戴好口罩,直奔大厅。

  “疫”线冲锋,她们奋不顾身;后方保障,她们默默付出。她们仅仅是中国农科院近3000名女干部职工的缩影,在这里,还有许许多多的农科巾帼们,依然在田间地头采集样本、在实验室操作仪器、在统计上报各类信息、在繁忙奔波中提供后勤保障……她们舍小家为大家,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贡献着巾帼力量。

  愿春早来,花枝春满。

  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