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88-入口

彩88-入口 > 先进事迹

【救灾一线急先锋】线上救灾、双线作战的果树专家 ——记郑果所专家支援河南灾后复产先进事迹

发布时间:2021-11-17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作者: 点击数:

       自河南暴雨灾害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在积极开展自救和抗疫的同时,第一时间成立了由副所长刘崇怀牵头的专家工作组,建立了由4位青年专家对接,多位专家协助的“4+N”援助模式,以线上指导的方式为受灾果农排忧解难,为灾后恢复生产提供科技支撑。

       郑州出现新冠疫情后,专家们的出行受阻,5位专家通过视频与省、市、县农业主管部门的有关领导进行深入交流,全面分析雨后灾情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详细讨论预防次生灾害、耐涝品种引进等问题。

不厌其烦的西瓜专家

       “如果淹水严重就要赶快抢收西瓜,之后可以补种花菜、西兰花或者甘蓝……”尽管分发了明白纸,但何楠每天还是会不厌其烦的解答很多“疑难杂症”。何楠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河南人,45岁的他是西甜瓜栽培与生理创新团队的执行首席,一位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园艺专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组织上信任我,由我来指导中牟县的灾后恢复,我觉得很光荣。”何楠感慨地说,“中牟西瓜是我们郑州的支柱产业,如果不是疫情我们肯定是去现场,不过现在线上也方便。”何楠每天通过电话或微信等方式为受灾群众答疑解惑,在初步了解了大家的需求后,他及时编写了西瓜救灾技术指导明白纸,传授作物淹水后的应急处理措施和方法。 “我们下一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特别是土壤的修复,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我们解决不了的问题会联系院里兄弟院所的专家一起帮助解决!”

雷厉风行的草莓专家

       39岁的李刚是一位草莓专家,灾情发生后,他第一时间驱车前往中牟、武陟、新密等地进行实地调查,在郑州出现新冠疫情后,他做好个人防护,继续在道路受阻、通信不畅的情况下,摸清了受灾地区损失情况。“影响草莓生长的因素比较复杂,不在现场看很难给出最合理的建议。”李刚介绍说,“受灾严重的地块要果断放弃生产,全力备战秋季栽培,受灾较轻地区要及时防病防虫,控苗促分化。”为确保秋季栽培顺利开展,李刚先后撰写了《草莓水淹后应急措施》《草莓涝后恢复生产技术明白纸》《水灾过后土壤消毒方法》等技术资料,并与种植户保持密切联系,全力将草莓损失降到最低。

“包打听”的梨专家

       王龙是负责新密救灾的梨专家,承担任务后,他一下子成了研究所里的“包打听”。在了解到受灾情况后,他根据当地受灾作物和果树种类,迅速联系院所相关专家,整理了《洪涝灾害后果树恢复生产技术方案》,并搜集大量玉米、大豆、花生等农作物灾后恢复及补救措施的权威文献。“综合研究各方面的情况,我们认为受灾农民有两种方案可以选择:一是休耕2-3个月时间,不种植任何作物,可施入有机肥,翻耕土壤培肥地力;二是安排种植生育期短、技术要求低的农作物,政府给予技术和物资的支持。”尽管不能现场指导,王龙总是第一时间将专家们的意见反馈给县里的同志。

活跃在直播间的桃专家

       崔国朝是负责联系新密县救灾的桃专家,接到研究所的任务后,他立即收拾行囊准备赶赴灾区,但由于疫情原因被迫取消行程。他先后撰写《桃树水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指导明白纸》《桃树涝灾后补救技术措施》等技术资料,并创新工作方式,充分利用新媒体,在网上开启了直播。“借助直播平台可以与多位种植户同时沟通交流,讲解桃园涝灾后管理技术,直播间里最多时有600人,点赞次数超过2000次。”直播结束后,崔国朝又拍摄了“桃园涝灾后补救技术”系列短视频,通过抖音、微信等多个平台传播推广。“我也不想做网红,就是想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尽自己所能帮助果农挽回损失,恢复生产。”

       从现场到线上,郑果所人服务农民的热情有增无减。郑果所人双线作战、苦干实干,用行动践行了初心和使命。